“傷不起”的商標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年02月06日 查看次數:1195
隨著“iPad”商標糾紛案的上訴、“王老吉”商標使用權爭奪的升級,商標再次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熱點。 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曾被業界稱為“藍色巨人”,但該企業卻非常抵制這一稱呼,而當美國一家銷售計算機的公司冠以“藍色巨人”的名稱后,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卻又站出來對“藍色巨人”提出了權利主張。也可能是一種巧合,類似的故事在日本索尼愛立信公司又上演了。 自2001年成立以來,索尼愛立信公司曾多次表示,不接受將“索尼愛立信”簡稱為“索愛”。他們認為,這一方面不能充分體現兩家母公司原來的品牌效應,另一方面也會使消費者無法理解“索尼愛立信”真正的含義。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語成讖!“索愛”最終竟然真的與“索尼愛立信”分道揚鑣。 2003年3月,商標申請人劉某向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在第9類電話機等商品上注冊“索愛”商標,并于2004年8月核準注冊。2005年6月,日本索尼愛立信公司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請撤銷“索愛”商標注冊。從此,一場漫長的糾紛拉開了序幕。經過一波三折后,北京高院二審判決維持了商評委核準“索愛”商標注冊的裁定。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12月作出了《駁回再審申請通知書》,讓索尼愛立信公司永遠“告別”了“索愛”。最高院的核心理由很簡單:索尼愛立信公司在“索愛”商標注冊申請前并無將其作為商標使用的意圖和行為,因此,“索愛”不是其受保護的民事權益。 與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索尼愛立信不同,美國輝瑞公司對于同樣不是自己命名的標志,倒是一開始就表現出積極的態度。1998年4月,輝瑞公司將專利藥品“枸櫞酸西地那非”推向美國市場,這粒“比黃金貴14倍的藥片”一面市就備受關注。香港媒體根據音譯,給它取名“偉哥”。 敏銳的輝瑞公司早在1998年5月29日就在中國香港地區提交了“偉哥”商標注冊申請,但在中國內地,卻遲延至1998年8月12日才提出“偉哥”商標的注冊申請。然而,數十家公司加入了爭搶“偉哥”的行列。最為“要命”的是,廣州有家企業在1998年6月2日已經率先進行了商標注冊申請。 為了奪回“偉哥”商標,輝瑞公司不僅在商標異議及其后面的行政訴訟上開辟戰場,還以“偉哥”未注冊商標權利人的身份,向廣州那家公司主張不正當競爭或未注冊馳名商標侵權,但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同樣讓輝瑞公司感到沮喪,他們得到了與“索愛”商標案相同的結局。 看完這些故事后,我們的企業應該警醒了。注冊商標所保護的不僅僅是自己想使用的商標,還包括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商標別稱、簡稱或俗稱。因為它們被別人申請注冊或使用而發生的爭議或訴訟,在國內并不少見。比如,“哈爾濱”啤酒曾經遭遇了“哈啤”、“廣州本田”汽車曾經遭遇了 “廣本”等糾紛案。 幸運的是,“哈啤”、“廣本”的搶注被權利人制止了。相似的糾紛、不同的結果,充分展示了法律訴訟風險的不確定性。因此,將企業那些可以商標化的標志,哪怕是還沒有打算當作商標使用的標志,去進行商標注冊,才是相對安全的商標保護策略。而這些標志并不限于商標簡稱或別稱,還包括企業的字號、商號、成熟的廣告語,甚至企業名稱的簡稱等標識。 在上海,曾經發生過“惠工”公司生產“海菱”牌縫紉機,而“海菱”公司生產“惠工”牌縫紉機的極端案例,商標與字號各換了一個位置,而且都是經過合法程序取得的,卻讓許多消費者難辨真偽。如果惠工公司當初沒有忘記把字號“惠工”申請商標注冊,這樣的故事可能就不會上演。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