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商標回歸 結果“有人注冊無人用”
來源:綿陽圣興卓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年05月22日 查看次數:1260
生米藠頭,是與軍山湖螃蟹、文港毛筆齊名的南昌土特產,生米鎮(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更是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被命名為“中國藠頭之鄉”。然而,盡管生米鎮所產藠頭深受消費者歡迎,產品經加工后遠銷日本、韓國,但與軍山湖螃蟹等特產不同的是,目前生米藠頭所加工出的罐頭等產品商標上沒有一個能體現出與生米鎮的關系,生米藠頭不僅沒有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連已經注冊的多個類別“生米”商標也因種種原因無人問津。 “生米”商標養在深閨人未識 “生米藠頭名氣很大,不然就不會發生浙江商人搶注“生米“商標的事了。”南昌市藠頭協會會長黎國水說,2005年,浙江投資商施正炎以個人身份向國家商標局在“腌制蔬菜、泡菜、醬菜”等商品上申請注冊“生米”商標。消息一經傳出,生米鎮一片嘩然。南昌市工商局與當地政府立即介入,委托商標事務所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異議。南昌市工商局還精心指導當地政府做好申訴工作,并服務上門,建議政府在29類、31類及相關類別上申請注冊“生米”商標,以保護好“生米”這塊來之不易的品牌,不斷提高企業的品牌意識,確保新建縣“生米藠頭”品牌的聲譽。 “當時我們的申訴取得了效果,生米鎮政府也委托我們注冊了許多類別的“生米“商標。”生米鎮個體私營經濟和勞動管理站站長(以下簡稱個私站)吳方亮說,通過那次搶注事件,鎮里認識到了商標的重要性,于2005年11月一口氣在許多類別注冊了“生米”商標。但令人奇怪的是,記者查看了個私站所注冊的商標,卻沒有注冊與藠頭有關的蔬菜類、罐頭類的“生米”商標。 5月21日,在紅谷灘工商部門的查詢下,記者得知,“生米”商標在新鮮蔬菜類被新建縣一個自然人于2006年11月注冊。得知這個消息,吳方亮非常驚訝。 在個私站一干人的詢問下,最后終于問到生米鎮一家鎮辦企業在罐頭類商品中注冊了“生米”商標。5月21日,記者聯系了該企業的負責人羅來國。“這個商標很早以前就注冊了,因為那時企業還在生產罐頭,所以就注冊了這個商標,但后來停產罐頭,這個商標就一直沒用。”羅來國說,本地有兩家藠頭加工出口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商標,而其他企業都沒有藠頭深加工設備,所以“生米”商標一直無人問津。 背后是藠頭產業不受重視 “生米藠頭年產8600萬公斤,80%都供應湖南、浙江、廣東的客商,我們提供原料或者是粗加工產品,外地客商收購后再深加工,實際上我們這邊賺的都是小頭。”吳方亮說,由于生米鎮里缺少深加工企業,種植戶長期依賴外地客商,沒有品牌意識,導致藠頭價格與定級常常被外地客商控制。“辦深加工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并且要有出口渠道,種植戶沒有這個渠道也沒有這種投入意識。沒有深加工企業,商標自然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這話在黎國水的企業得到了印證。他的企業在當地規模較大,擁有腌制池與冷庫,即便如此,黎國水也沒想過自己去做藠頭深加工。“我就是負責到田里把種植戶的藠頭收上來,在我這粗加工后再銷往深加工企業,沒有必要再搞那么大投入去做深加工。” 與生米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湖南省湘陰縣,同樣是生產藠頭的地方,湘陰縣政府向全國質檢總局成功申報了“湘陰藠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2006年1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把“湘陰藠頭”列入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單。同時,當地還給種植戶規定了種植標準,并發放綠色食品藠頭標準化生產基地生產農戶使用手冊,僅一個小小的藠頭有80多項細化的種植標準,要求種植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有了地理標志保護,有了嚴格的標準,湘陰縣藠頭出口之路越走越暢,產品供不應求。 工商部門稱將“引鳳回巢” “生米鎮是全國聞名遐邇的藠頭之鄉,但是當地政府和涉農企業普遍缺乏商標意識。”紅谷灘新區工商局副局長劉強表示,2006年11月,“生米”牌商標被來自新建糧管所的余長云成功搶注(用于新鮮蔬菜),由于沒有申請地理商標,生米鎮涉農企業僅限于藠頭種植及藠頭粗加工,產品附加值偏低,加上缺乏訂單農業,生米藠頭種植戶經常受到來自湖南、浙江深加工企業(下游企業)的壓價,造成種植戶利益受損。 對此,紅谷灘新區工商局表示,將充分發揮工商部門在商標發展、品牌建設中的職能作用,主動走訪南昌市藠頭協會和生米鎮企業管理辦公室,引導涉農企業和農戶實施商標興農戰略,積極聯系“生米”牌商標所有人,為他們牽線搭橋,通過商標轉讓或商標許可協議,將“生米”牌商標權轉讓或許可至生米鎮涉農企業和種植戶,同時為涉農企業申請其他品牌的注冊商標提供優質服務。(新聞來源:江西日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