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突漲2倍 “山寨”宅急送涉嫌商標侵權
來源: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1年08月19日 查看次數:1413
浙江在線08月17日訊 近日,一伙人撕扯著進了新興派出所。投訴者稱,對方是“山寨”宅急送。因涉嫌商標侵權,民警聯系了城西工商所。
露餡
“山寨”宅急送?那包裹是不是被私吞了?這家假冒的快遞公司又是怎么被挖出來的?
實際上,從今年3月份開始,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就陸續接到數起嘉興消費者的投訴,反映運費突然比平常高了2倍多。而在該公司的官網上,消費者依據快遞單號竟然無法查到包裹信息。
“我們實行的是全國統一定價,嘉興沒有接到漲價通知。”該公司嘉興營業所負責人王邵濤開始著手調查,誰在冒名收件?
王邵濤最先想到了114。“我要找宅急送電話,送快遞的。”結果,114報給他一組8位數號碼。
王邵濤撥打了這個電話問:“請問你是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嘉興分公司嗎?”對方回答“是”。王邵濤表示有貨要發,請他上門取貨。
見到取貨人后,王邵濤說有件貨物要發往湖北荊門,對方報出的運費為60元。王邵濤提出要保價,對方要求王邵濤支付保價款24元。
王邵濤告訴記者:“按照公司規定,從嘉興到湖北荊門的運費是20元;保價3000元以下的按3%。收取保價款,應該是9元。但是,他拿出來的快遞單確實是我們公司的。”王邵濤當即報了110。
優先報號
被王邵濤揪住不放的人是何某。何某出示了一張工商營業執照,但該執照上的注冊人并非他本人。“我是今年7月份才接手這個生意的。”何某聲稱,此前自己沒有辦理快遞業務許可證。
114怎么會為一個無許可證經營者優先報號?記者以“廣告婚慶公司”為名,打通了114電話,表示需要優先報號服務。一名姓蔡的經理回復說還有名額,一年的費用為3000~4000元。客戶需要提供工商營業執照,114工作人員會上門查看具體的經營場所、所從事的經營活動是否屬于相應行業。
據查,114向王邵濤優先報的那組號碼屬于“安邦宅急送杭州分公司”,這家公司與嘉興電信公司簽訂了優先報號業務合同。查號客戶如不指定查詢具體單位、僅就宅急送進行模糊查詢時,114就會優先推薦他們的電話。
宅急送的商標官司
“宅急送”3個字到底是公司名稱,還是特定商標,或是某個行業分類?
過去20年里,宅急送公司曾經歷兩次商標官司。第一場官司中,法院認為“宅急送”已經成為行業通用名稱而非特有名稱。第二場官司中,訴訟雙方的公司名稱中都包含了“宅急送”的字樣,雙方就是否涉及不正當競爭展開論證。兩起訴訟均以原告敗訴告終。
記者在國家商標總局網站的“商標查詢”中搜索發現,輸入“宅急送”3個字,一共出現7個符合條件的結果。這樣看來,市民如果想找宅急送快遞包裹,還真需要好好查實一下公司的具體名稱。
包裹丟失誰之過?
“山寨”宅急送的出現還帶來另一個問題:包裹丟失誰負責?記者就此咨詢了浙江金順律師事務所的謝良華。
這起案件中,謝良華認為,如果114盡到查實的職責,并且主觀上對何某的行為不知情而繼續提供服務,在自身沒有過錯的情況下,114應該不需要承擔責任。
所謂的“安邦宅急送杭州分公司”是否需要承擔責任?謝良華表示,如果這家公司是真的且在繼續開展業務,那么這種轉讓就有點不符合規定。
而作為受害者的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最冤枉,何某接單使用的是該公司的正規面單,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以為他就是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可能構成表見代理。(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后果的代理行為。)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包裹遺失,消費者有權向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提出賠償,后者則有權再向何某追償。
記者了解到,何某之所以能拿到上海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的正規面單,最大的可能是面單從該公司的大客戶中流出。
在快遞行業中,大客戶往往會讓快遞公司預留一定數量的快遞面單。“山寨”宅急送事件發生后,快遞公司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加強管理、規避風險。
來源: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相關文章
|